开栏语:一名干警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故事就是一份力量。在人民法院,总有一些身影用行动诠释初心,用平凡书写不凡。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点滴付出筑牢公平正义的基石;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用坚守与担当照亮司法为民的初心。他们用行动证明:公正司法,始于平凡点滴;司法为民,贵在持之以恒。
本专栏聚焦身边的先进典型,讲述他们扎根审判执行、调解一线、服务群众的真实故事。愿这些平凡而温暖的榜样,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法院人的奋斗篇章!

全市法院执行标兵:何振雄
他,是执行一线的“急先锋”,也是百姓身边的“暖心人”;他,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也以温情守护百姓权益。
10年间,他配合办理执行案件3000余件,参与各项执行行动数百次,拘传失信被执行人100余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上级法院表彰。他用实干和奉献,书写了一名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他就是平罗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政委——何振雄。

破积案、护法威 他是执行攻坚的“排头兵”
进入法院后,何振雄便被分配到执行局工作,后转为司法警察身份被派驻到执行局,配合法官办理执行案件,10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执行工作的最前线。
2024年,在配合法官梳理长期未结案件时,细心的何振雄发现了一件沉寂30年未能执行到位的旧案。仔细查阅卷宗发现,该案是源于1994年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杨某驾驶的摩托车被他人驾驶的摩托车碰撞,造成杨某颅脑损伤,1999年诉至法院后因被执行人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为确认本案具体执行情况,何振雄立即联系了申请执行人杨某的家属,接到电话的家属十分意外,表示交通事故发生后距今已经30年过去了,因被执行人早已失联,连对方长什么样都想不起来了。
面对线索缺失、当事人记忆模糊等困难,何振雄并未打退堂鼓,向法官汇报案情后,二人立即展开调查工作。他们先是前往公安窗口查询到了被执行人的户籍信息,然后深入其户籍所在村镇走访调查家庭情况,终于查找到被执行人吴某的关键线索,找到其本人并依法将其传唤至法院。吴某承认,在事故发生后确实没有积极赔偿,但其目前仍然没有履行能力。

经过持续耐心的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约定分期履行,这起跨越30年的积案终于得以化解。“这笔赔偿款过了30年还能要回来,原来法院没有忘记我们,老百姓的难法院是始终惦记着的,谢谢你们!”杨某的家人激动地表示。

有力度、有温度 他是民工兄弟的“护薪人”
“强制执行要有力度,司法为民要有温度”,何振雄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某新材料公司拖欠66名农民工工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工人们集体涌入平罗法院立案大厅,表示要立即讨回工资,开全面核查,他们连续两周到施工场地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该公司厂房还在筹建中,尚未正式投产,故而也没有收益资金,执行工作一度中断。
经过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传唤,何振雄了解到该公司资金链早就断裂,已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何振雄当即同负责该案的审判法官联系,协调优先解决拖欠的工人工资,经过各方不懈努力,三个月后,所有欠薪全部执行到位,66名农民工安心回家过年。
冲在前、勇作为 他是危急时刻的“逆行者”
“我是人民警察,危急关头必须冲在最前面!”
2023年7月,何振雄在青海出差途中,偶遇高速上一辆大货车起火。
当时货车停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内,浓烟滚滚,火苗越窜越高,轮胎及货物均开始燃烧,考虑到天气炎热,车上拉的又是易燃木料,再不控制火势极易引发轮胎和油箱爆炸产生二次事故,路上过往车流又大,情况十分危险,何振雄当机立断,立即让同事打开警灯和警笛做好警戒,他们一边疏导交通,指挥现场围观群众和车辆疏散到安全距离等待消防救援,一边用车载灭火器救火。
最终,这场火情在与消防员的奋力扑救中得以及时遏止,看到现场转危为安,何振雄等人才默默离开。
烈火见真金,危难显担当,何振雄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本色。
十年如一日
他以
铁一般的信仰
铁一般的信念
铁一般的纪律
铁一般的担当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用奋斗和奉献
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守护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