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之际,石嘴山法院创新升级“规范文书+智慧服务”模式,针对11类常见民事案件推出要素式诉讼文书模板,让司法文书从专业门槛变为便民通道。这项改革让群众打官司从“不会写”到“轻松填”,实现诉讼服务“零门槛”。
群众体验:一张表格解难题
“以前写诉状总怕漏掉重要内容,现在模板把关键要素列得清清楚楚,就像填表格一样简单!”在大武口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刚完成立案的张先生指着手中的起诉状示范文本称赞道。


在平罗县人民法院,务工人员刘先生通过“劳动争议纠纷专用模板”现场完成立案。“不用花钱请律师代写,根据事实选填关键信息就行,省钱又省心!”
要素式文书:像导航一样清晰



示范文本将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和依据、事实与理由等核心要素分解为结构化条目,通过“填空式”设计引导当事人精准表达诉求。
市律师协会会长孙吉华表示:“这种要素式文书让争议焦点更聚焦,律师能快速把握案件脉络,举证质证更有针对性。”
多名律师在体验后反馈,表格化“两状”文书让案件准备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建议保留必要灵活性,满足特殊案情需求。
多元举措:诉讼服务更贴心
全市法院打造“全场景”示范文书使用服务网络:
▸ 诉讼服务大厅设立文书导航,配置自助打印终端和填写指南
▸ 立案窗口推行“诉状预检”服务,法院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纠错
▸ 创新“随案送达”机制,在向被告送达起诉状时同步附送答辩状模板,确保诉讼双方平等获得规范化指引
▸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熟练掌握示范文本的使用方法
▸ 拍摄系列宣传片,详细介绍起诉状、答辩状的填写要点,为当事人“手把手”教学
持续优化:让司法更可感可及
“我们既要让文书规范化,更要让服务人性化。”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把专业留给法院,把简便带给群众”的改革,正让“零门槛打官司”从愿景变为现实。

接下来,石嘴山市两级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如我在诉”理念,持续推动司法文书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扩大示范文本的适用范围,推动“两状”示范文本与电子诉讼平台的深度融合,定期开展示范文本使用情况的评估与优化,做实“为民司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