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大武口区法院开展了“书香法院·润泽初心”主题阅读活动,通过经典诵读、阅读分享、赠书等活动,引导干警读书学习,引领法院阅读新风尚。
读书分享会上,党组成员、副院长肖占斌首先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讲故事——谷文昌的“潜绩”》。随后,干警们结合各自的工作、生活、学习分享了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爱的教育》《呼兰河传》《苏东坡新传》《留德十年》《长安的荔枝》《被讨厌的勇气》等书籍的心得体会,推荐了书目中最难忘、最有感触的片段,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同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感受,享受知识的盛宴。
大武口区法院还为干警们赠送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讲党史故事》《中共党史上的那些人与事》《中国近代史》《法治的细节》《慎独》《山海情》等书籍,旨在促进全院干警勤学习、善思考、多读书,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走进工作与生活,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化身心素质、提升知识素养。
大武口区法院全力打造“书香法院”,增强法院文化建设,世界读书日之际,又为图书阅览室增添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等马列著作和老舍、胡适、陈忠实等中外作家著作100余册,将图书阅览室打造成为拥有政治、法律、社会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图书2000余册,环境优美,氛围温馨,舒适静怡的文化阵地,为推进法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爱的教育》
刑庭:樊冠青
作为一个两名孩子的父亲,我在关爱孩子成长的初衷下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更多地表现的是孩子们闪光的美德,像一杯清水,涤荡我们的心灵,教育我们学会奉献爱,学会感恩当下的所有,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思考。
《留德十年》
民二庭:武爱斌
季羡林先生所著的《留德十年》这本书,我几年前就看过。最近,又无意间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书,重温了一遍。季羡林先生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苏东坡新传》
民一庭:吴鹏
苏轼一生,名满天下,望重士林,虽然仕途不顺,屡遭贬谪,但苏轼以他的才华、人格等征服了一个时代。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即便是审讯苏轼的小吏,对于其才华同样感到震惊。苏轼的政敌王安石曾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苏轼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精彩的篇章,苏轼就是整个宋朝文人的丰碑,并且超越时空,超越地域至今光芒万丈。
《长安的荔枝》
审管办:马祥龙
最近读了马伯庸的一部小说《长安的荔枝》,全书围绕“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铺展了一个小官李善德转运荔枝的曲折经历,投射出当时的时代现状和人心百态。全书九万多字,篇幅不长,但情节紧凑,跌宕起伏,文字语境幽默亲切,却又不失感伤、不免震撼。
《呼兰河传》
执行局:陈振宇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
《被讨厌的勇气》
办公室:李雅辉
这本书通过一个迷茫青年与睿智哲学家对话的方式,谈论人生问题,讨论了比如“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等一些我们每个人都会遇见的困惑,告诉我们如何与自己和解、降低精神内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立案庭:张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受访者以口述的方式,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