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天高云淡,红旗招展。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履觅星火·旌旗昭初心”党性锤炼主题青年干警实践训练营正式启程,百余名法院青年跨越六盘山、驻足闽宁镇,于红色足迹中淬炼党性,在法治实践里砥砺初心。
以学夯基,在理论滋养中淬炼政治忠诚

训练营首日,中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杨杰以《修好共产党员“心学” 做底色纯净、成色厚重的新时代法院青年》为题作理论导学,青年干警静心聆听了关于理想信念、正确政绩观与新时代法院人初心使命的深入讲解。“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论断,深深印入每个人心中。




在六盘山干部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专家学者的精彩讲授和现场教学,为青年干警进一步夯实了思想根基、明确了政治方向。“这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
以行明志,在红色热土上体悟初心使命

训练营组织青年干警走进六盘山革命旧址群,在行走之间感悟历史、于肃穆之中致敬英烈。



在任山河烈士陵园,讲解员轻声说道:“安息于此的许多战士,牺牲时年仅二十岁左右,与大家年纪相仿。”她手指过一座座无字碑,继续道:“他们也有亲人、有梦想,却将生命永远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连姓名都未能留下。”现场一片静默,有人潸然泪下。
徒步2.5公里长征小道当日,刚到山脚便下起了暴雨,气温骤然降到十几度,有些干警冻得瑟瑟发抖,但无一人掉队。大家彼此扶持、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体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终于登顶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面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时,大家更深切地领悟到,这不仅是誓言,更是承诺;不仅是缅怀,更是接力。
以观促思,在闽宁蝶变中感受法治力量

从红色六盘到今日闽宁,干警们亲眼见证了曾经“干沙滩”的沧桑巨变。整齐的民居、成片的绿荫和兴旺的产业,让大家深切体会到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温度。




在闽宁法庭,青年干警深入学习“三端六位”工作法的运行机制,理解法治如何通过预防纠纷、下沉服务真正融入基层治理。一位曾参与驻村的干警感慨:“闽宁的变迁,是党带领人民奋斗出来的,也离不开法治的守护。作为新时代法院人,我们更应脚踏实地,做好司法服务。”
以书为媒,在书香浸润中凝聚青年共识


训练营开展期间,石嘴山中院同步推出“石法青研书社”读书分享专栏,两级法院青年干警以微视频形式,结合自身岗位畅谈体会、分享感悟、共话成长。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3名来自不同岗位的青年分别以《红船启航》《青年的力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读本向大家真诚荐读,分享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学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所展现出的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走好党的路线、坚守为民初心。他们的分享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大家的理论视野,也增强了青年干警为民司法的职业荣誉感。该专栏现成为全市法院青年干警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获得广泛响应。
以谈践悟,在交流共勉中砥砺为民情怀




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营结束后,青年干警围绕“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如何践行司法为民”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交流。
“过去更多关注个案裁判,如今更意识到每一次审判都关乎秩序与民心。”“群众不仅期待裁判的公正,也渴望司法的温度。”
大家一致表示,要在工作中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真正把“如我在诉”的意识落实到办理的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山河无言,初心如炬。作为2025年“青蓝工程”的收官之站,本期训练营不仅是一次扎实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青年干警在回顾历史中铭记来路,在见证发展中明确使命,在思考交流中坚定方向,这些成果终将绽放在每一次庭审、每一回调解、每一份文书背后,成为人民司法事业中最动人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