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2025年在本辖区全面推广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凝聚共识。石嘴山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负责人及律师,全市法院民事部门、立案庭以及基层法庭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示范文本逻辑性更强,内容更精炼,对律师要求更高,凸显诉讼流程标准化的优势。”“建议推动示范文本与在线诉讼平台深度对接,实现要素自动关联证据材料,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示范文本的推广需要全体法律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法院要加强培训,提升法官、律师对示范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对于示范文本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法院也应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不断优化示范文本,确保其更加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
会议强调,制作“两状”是当事人参与诉讼程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实现庭审优质化的前端要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诉讼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关系到法院解决纠纷的质量和效率。要狠抓九分落实,确保"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取得实效。全市法院要在诉讼服务中心摆放示范文本样式及征求意见本,通过电子屏等动态呈现填写范例;制作宣传海报、彩页和二维码提供下载指引,拍摄宣传视频,运用“导诉+值班律师”制度邀请第三方提供引导辅导服务。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在满意度评价系统中对示范文本应用体验在线评价。要强化协同联动,凝聚"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合力。压实基层法院主体责任,建立“立案庭牵头、民事庭配合、审管办督导”的工作机制。司法局加强培训引导,将示范文本纳入“法律明白人”培训内容;律协组织专题研讨,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引导律师主动使用示范文本,充分发挥法律职业共同体引领作用。要注重长效实效,推动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将“两状”推广应用与“枫桥式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建设相结合,通过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活动将示范文本送到田间地头,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便利”;与“智慧法院”建设相结合,推动“标准化”向“智能化”升级;与司法能力建设相结合,开展实务培训,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水平,真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示范文本好用、愿用、乐用。
目前,“两状”示范文本已在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广应用,涵盖的11类案由除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之外已适用10类案由。截止目前,全市法院受理的民事一审案件中,已使用起诉状示范文本74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