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宁夏,我的家乡,
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三北”工程建设地区,
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区”高度耦合的省区,
担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
是什么让人满怀流连、频频回望?
是什么让人充满乡愁、自觉融入?
是贺兰山下、风吹草低、绿树成荫、闲庭信步。
是星海湖畔、鱼翔浅底、鸟栖枝丫、泛舟湖上。
我未曾见,
千百年来农牧频繁更替、人为过度樵采、战争无情破坏,
让森草退化、河流干涸、青山变荒山。
我未曾见,
黄沙漫天、黄土砌墙、沙窝为家,“天上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漠无人烟、风吹砂砾跑”的苦脊甲天下。
但我志愿,
牢记殷切的嘱托,迎着集结的号角,沿着绘就的蓝图,坚决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
我志愿,
用愚公之志让绿水青山坐落西陲,用执着坚守装点绿化巍峨贺兰,用春风遍绿“江南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和向往。
人为绿洲何不为绿洲?
若不为,塞罕坝荒原如何变林海?
若不为,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如何变为今日金沙滩?
若不为,彭阳县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如何筑起中国生态长城?
若不为,石嘴山市“塞上煤城”如何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法院人肩负时代和历史责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法院人聚焦司法为民,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和环境问题治理力度,以法之名护佑绿水青山;
法院人身体力行,在大磴沟将绿色的希望深种,用辛勤的汗水浇筑贺兰山的生态基石。
赶路的人,一定能遇见同行的人吗?
铺路的人,一定会为失路之人带去光亮!
没有人会对这里感到陌生,贺兰山麓从有了绿意开始,每声心跳,山海麓林都听得到。
没有人会对这里无动于衷,日复一日的种植,滴答流淌的汗水,总能经过逾千公里的山腰“绿”带,流入心脏。
当我们仰望太阳时,聊的是雨水冲刷不掉的足迹,背景是绿林和沙土之间的回声。
在这之前,人们只是期盼。
在这之后,人们懂得歌颂。
自此,书写的汉字是山林绿苗的志气,颂扬的精神是代代接续的传承。
我,
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