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固原市原州区一农户家庭,父母祖辈都是农民,家里除我以外,上有三个姐姐。当时家家户户的住宿条件基本上都是窑洞,仅靠几亩薄田过活,日子拮据的很。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从东海之滨来到了西北山塬,跨越2000多公里为闽宁结亲、山海共融按下“快进键”。当第一批西海固大山沟里的乡亲们搬到玉泉营建设闽宁村时,我们第一次听到“移民搬迁”这四个字,但当时不理解它的意义。2000年,父母买了几只羊开始了养殖业,从那以后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后来,父亲买了第一部“波导”牌手机,家里也添置了第一辆“豪爵”牌两轮摩托车,当时我感觉生活已经奔赴了小康。2007年我上初中,当时学校距离家比较远,我和姐姐每天早上需要六点起床下山,然后骑自行车上学,遇到下雨天鞋子和衣服满是泥巴。父母为了给我和姐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就在城里置了房,从那以后我跟姐姐上学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下雨天鞋子和衣服也没有了泥巴,我感觉自己成为了“城里人”。长大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当时也加入到了“移民”的队伍中,一部分乡亲移到了玉泉营建设了闽宁村,只不过我们又移到了城周边,大家都在沿着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这是我感受到的精准扶贫情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了原州区的一名禁毒专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禁毒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格局。大家各司其职,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吸毒人员重返社会后的就业问题。在我工作的四年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吸毒人员在全社会的帮助下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这是我感受到的社会救助情
后来,通过公务员考试,我考入了大武口区人民法院,成为一名基层政法干警,被分配到隆湖法庭。隆湖法庭辖区覆盖整个星海镇, 辖区内90%的居民系从宁南山区移民过来的群众,他们住上了新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感受着新生活的喜悦。
……这是我感受到的脱贫幸福情
后因工作调整,我回到院里在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通过深入接触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双百政法英模”、行政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陈美荣中,在她的故事里我切实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有一年春节期间,她右手臂受伤骨折住院,上了钢钉和钢板,节后回到单位准备开庭前,问我们:“开庭时能不能用左手敲法槌呀?”我们哭笑不得地说:“您就别担心用哪只手敲法槌了,还是担心您自己的手吧。”每次开庭前,她都会亲自摆放审判庭的桌牌,其实摆放桌牌、确定当事人的信息这些庭前准备程序都是书记员的工作,但陈阿姨30年坚持亲力亲为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她说:“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但我觉得很重要,当事人看到的这些细节,是我们认真对待庭审的态度。”多年来,陈阿姨认真总结自己在司法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在诉讼调解中归纳了“五心和十二调解法”,成为了石嘴山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品牌。“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这是我感受到的司法为民情
行之所向,皆是心中所系;行程万里,终情怀如一。这一个个我经历并感受到的太多触及心灵的情怀,都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之情。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青年干警,我要将这种情怀转化为“如我在诉”之情,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续写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法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