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文化->法官文苑
清泉流过西海固

  
   今天,是我借调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报到的日子,站在最高院庄严肃穆的国徽之下,我心绪难平,激动、感慨五味杂陈。如果没有“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这个英雄的群体,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正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谨以此文纪念我曾经贫瘠的家乡和我贫困的少年时代,更要感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题记

  “海源”“海原”

  HAI YUAN——因严重干旱和贫困而登榜联合国粮食署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名单,单单是听音总会有人写出一个让人联想翩翩的名字“海源”“海的源头”像是一片汪洋大海的源头,只不过是贫困至极的人们殷切的渴望和梦想罢了。1988年,我就出生在西海固地区这个叫海原的小县城。

  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名号是“十年九旱”极度缺水的真实写照。因为缺水,这里自然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千百年来从未摆脱贫穷的桎梏;因为缺水,这里的世界只有两种色彩:短暂的夏秋时节里会有些许零星的绿黄色,漫长又寒冷的冬春季则是彻底干涸的土黄色;因为缺水,“叫水的地方没水,叫泉的地方没泉”,“喊叫水村”“苦泉村”则是最典型的焦灼与干渴的代表;因为缺水,早已经干透的土地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儿的产出,收成是干瘪的,稀少的数量勉强够人们果腹。贫困伴随着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而习惯贫困也成为了一种自然,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忍受着苦难、忍受着干旱,忍受着干旱带来的贫穷……日子就以这固有的节奏行进,干旱——贫穷——更干旱——更贫穷,循环往复一尘不变。

  历史的车轮总在滚滚前行,但别样的光芒即将照进这片贫困的土地,给予人们拨云见日的力量,贫穷的山城人会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不一样的秋天

  2000年秋天,我升入初中二年级。按照惯例,新学期开学第一个晚自习,班主任老师组织召开收心教育会,当他通知我们这学期有一门课程由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支教老师教授时,教室里再也无法平静,窃窃私语声过后就是哗哗的翻书声。我也赶紧打开地理书寻“福建”、看“厦门”、找“鼓浪屿”,这些令人激动的词语,马上要从课本里跳出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怎能不令人兴奋和期待?“支教老师会如期来吗?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他们生活在大海边,海滩是什么颜色?”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我脑海里不停歇地往出冒,不安分的好奇心根本停不下来。班主任安顿着对待老师要有礼貌,新学期要更加努力之类的话显然是再没听进去。随后的日子紧盯着课程表,盼望着支教老师的课赶紧到来。

  第一堂支教课,在师生们相互自我介绍之后正式开始,老师不断调整着词语尽量避开闽南音,遇上我们仍迷惑又茫然的眼睛,他便径直走向黑板手起笔落,学生们齐声感慨:“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呀……”平日里一直讲方言的我们,回答问题时不自觉的将“土话”说的洋气些,好像带点儿洋味儿就能更接近普通话似的,不用说破更不必追问,点头Yes摇头No万能使用,单调的课堂传来阵阵欢笑声。平淡无奇的学校生活因为厦门老师的到来,悄悄的发生着变化。那个学期我格外喜欢去学校上学那年秋天,一如诗人所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煎熬的冬天

  冬天的海原县城没有新鲜蔬菜水果的补给,除了白菜、土豆就是腌制的咸菜,能有几个秋天储存的苹果已经算是稀罕物,这着实让“厦门老师”的饮食陷入困境。刺骨寒冷的西北风不停地呼啸着,带走一切可以带走的水分,自然也不会放过几位水润的南方老师,他(她)们的皮肤因为缺水开始发红,强烈的紫外线再将其变得黝黑,再严重些开始一层层的蜕皮,整个冬天他们几乎都干裂着嘴唇,嘶哑着声音,全然没有了来时的模样。

  城镇里条件尚且如此,更不知道那些分配到农村的支教老师是怎样度过那个寒冷的冬天的。即便这样也没有人退出这场教育帮扶的接力赛,反而在越来越多农村的学校出现了支教老师的身影。

  厦门老师们学着当地人在屋里燃起火炉,炉上架起锅灶,水里撒一把白米,红薯切块煮进去,一锅北方的“红薯米汤”在他们的口中就变成了家乡味道“地瓜粥”,第一次听到这样洋气的称呼,似乎真的比“红薯米汤”好听许多;他们总会苦中作乐周末约上支教团的老师们围坐在火炉旁,炉子里烤上地瓜,唱两句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兴起时忘了炉筒的热度,御寒又轻便的羽绒服烫出大洞报废在众人的惊呼中第二日只好身着我大西北厚实又笨拙的棉皮夹克出现在三尺讲台,学生们笃定一定是“西北风”换了“东南风”,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厦门老师”

  当年的支教老师,不管姓林,姓倪,或者姓吴、姓黄、姓李……他(她)们都被亲切地冠以“厦门老师”这个称谓,许是因为在我们心中,“厦门”这个词自带光芒吧“厦门老师”会微笑着回复每一个向他们投来好奇眼神的学生,十三四岁的我们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待遇呀,那是一种平等的被重视的感觉;“厦门老师”带来海边的特产分给帮助他们打热水拿教具、生炉火倒煤灰的学生们,海味在干涸的西北内陆绝对是最特别的存在;“厦门老师”会在周末带着我们爬上洒满冬日暖阳的“牌路山”说这里也有别样的风景返程路上教唱正宗闽南语“爱拼才会赢”,嬉闹的我们翻译成“爱饼兼爱牙”,惹来一阵哄笑……

  少年时的欢乐与忧伤就这样捆绑着“厦门老师”的到来与离开每一批厦门老师的返程都伴着学生们泪水涟涟的告别,那种伤离别就像海原一年四季刮不完的风,让人泪流不止,和着满面的沙子和黄土,流进心里堆积出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临别前的晚自习大家都去告别,我也在内心无数次地排练着告别的话语,但一张嘴眼泪就会抢先,索性没去。本地老师会假装带着醋意说:“当地老师带你们好几年走咧(了),也么(没)见你们嚎(哭)成这幅鼻拉涎水(鼻涕眼泪)的样子……”而我做过更傻的事第二天清晨,我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沿着宿舍门前清晰的车辙印追到出城的山口,朝着伸向远方的山路使劲地挥手……这般矫情的送行在当年一定是会被笑话的,我藏在心中从不曾与人分享。

  谁又想过,为什么”厦门老师”的离开让我们的泪腺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为什么短暂的相处会让我们对此间时光这般留恋?为什么他们的离开对那时的我们是无法言说的伤离别?偶然看到一篇文章里写道:他们存在的本身,就足以召唤出一个广阔的新世界,就像拽着你的头发,把你拔离了地球,脱离引力的掌控,找寻到飞翔的感觉……”我恍然大悟:“厦门老师”不就是这样的存在么,他们就像一束光,神奇地照亮了我们,为我们召唤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想到我的“厦门老师”们,一切清晰如昨天。彬彬有礼的微笑、冬日漫山的暖阳、山路清晰的车辙……不知道当年有多少学生跟我一样都曾在心里默默许下过“好好读书将来考去厦门上大学”的愿望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内心开始萌发出神奇的力量,开始重新打量现实生活,开始想要去看那个更大的世界。“厦门老师”就像一季又一季归来的候鸟带来滴滴雨露渗入我们脚下的土地,用闽南温润无声的细雨滋养了北方无数个干涸的心灵。

  那个时候,想要跟厦门老师沟通,不管你的普通话多么蹩脚也得硬着头皮说下去,“土话”再贴切他们也是听不懂的,能自如地用普通话聊天堪比多掌握一门“外语”。

  不善普通话的本地老师有时会卡在那里不知用什么词语表达,只见眉头一皱,在脑海里急速搜索,数秒后满意地、大声地蹦出那个妥帖的词语,又会如释重负地笑了。但也有想不起来搜索失败的时候,“嗯…嗯…嗯……”不见下文,索性直接改说土话。普通话实在讲不好的老师怯怯地退出了交流,出门看见我们这群偷听的学生,吼一声:“看撒(啥)尼(呢),该干撒(啥)干撒(啥)起(去)……” 

  “哎呀,咱们老师哈(还)是‘海原普通话’说滴豪爽,一气呵成么……”

  “把你们这些碎子子们(小家伙们)……”

  “哈哈哈……”

  我们说笑着、打闹着、在老师气呼呼的步伐中一哄而散,上课铃适时地响了……学生们鱼贯而入,老师们用各自拿手的语言开始上课,细细听来,山城学校此起彼伏的读书声中,偶尔的“闽南味儿”调剂着单调的“海原普通话”,“土话”也开始变得“标准”起来。

  支教团的吴老师负责给参加演讲、辩论赛的学生开小灶——辅导标准的普通话,我就是那个吃小灶的幸运儿“海原普通话”不必区分前后鼻音,说话的人也浑然不觉错在何处。那篇演讲稿中的“峥嵘岁月”已经远去,但那苦练发音的小灶课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任凭吴老师如何绞尽脑汁,我那错误的发音快让自己的舌头打出了中国结,更让老师抓狂的是,我成功地带偏了他的发音,崩溃的边缘准备放弃,见他转身从宿舍抽屉里郑重其事拿出一根针来,让我看着这根针好好想一想再读,说完就不再理会我了。

  还是第一次见他生气,就为了这么一根“针”。在“针”和“峥”,“真正”和“正真”,“白云”和“白勇”,“英雄”和“因循”对对错错的发音中我拿到了比赛的第一名。敬爱的吴老师,您一定不知道就是当年这根“针”扎醒了这个贫困山区的单亲女孩,也是因为这根“针”,让她懂得凡事都要坚持。后来我上了高中,读完大学,考上公务员,成家立业……一路走来遇到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境,每每想要放弃时就会想到这根“针”的力量,收起眼泪继续前进,命运何等的眷顾,让十三岁的我得到了这根幸运神针。

  第101个“时代楷模”

  20年沧海桑田,山乡巨变,“海源”已不再是“原”先的颜色,雨水丰美的日子让干涸了太久的土地变得温润如玉,草色如黛,青山绿水成就了五彩缤纷的新生活。“海源”也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弯弯曲曲的盘山路间架起了高速公路,满载着新希望的车辆呼啸而过;摆脱贫穷的渴望太深,精准扶贫让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走向富裕的海原实现了整县脱贫出列。

  《马燕日记》里上不起学的作者马燕如今已留学法国;红寺堡移民区农民作家马慧娟成功的《走出黑眼湾》走进中央电视台,走向了人民大会堂;而我,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宁夏法院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公务员,我自己都不敢想象,当年那个贫困山区的女孩今天能有机会站在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国徽下……许许多多的西海固学生都成为了“闽宁对口帮扶协作”这一伟大决策的最直接受益者,实践验证了那句真理: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我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厦门老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重要战略决策中的一项任务,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我们那一代学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遍及宁夏大地支医、支农、支教的身影一茬接着一茬,一任接着一任,我的“厦门老师”们有了一个全新的、响亮的名字--“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他们是共和国第101个“时代楷模”。

  结语

  今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承担着精准扶贫的光荣使命,看到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户家中读书的学生娃就好像看到当年的我,因为有着更深更浓的感触,所以坚定的告诉他们:一定要读书,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知识才能让我们摆脱贫困。当我把“厦门老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时,帮扶户家中的四个孩子眼睛亮了。精准扶贫跟进的第四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老三第一时间里电话通知我他要去上大学啦!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这一家人喜悦的泪水……我能做的就是替这个贫困的家庭再争取些教育捐款和资助,为即将远行的孩子准备行囊。

  我的西海固,我的厦门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坚毅与勇敢,时刻提醒着我: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当清泉流过干涸的乡土,当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当岁月镌刻下“时代楷模”的印记……我将那枚神圣的法徽,再次郑重地佩戴胸前,重温“为人民司法”的誓言,去迎接新的任务,开启新的征程!(作者:李晓娟)

来源: 责任编辑:
☆ 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